崇祯年间,李自成因银川驿卒身份被裁,成为流民军的一员。刘宗敏后来跟随李自成,两人从商洛山起兵,逐渐发展成一支让明朝都头疼的大顺军。短短几年,大顺军席卷陕西、河南、山西,并最终攻入北京。
1644年,大顺军攻入北京,崇祯帝在煤山自缢。这个节点可以说是大顺政权的高光时刻,但也是危机的开端。刘宗敏在北京的表现很有看头:他设立“比饷镇抚司”,用追赃助饷的方式来搜刮明朝官员的财物。
要说刘宗敏,这位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名将,出身于陕西蓝田一个铁匠家庭。明朝那时候,社会矛盾可谓是积重难返。地主阶级压榨,官府横征暴敛,天灾人祸接踵而来。
明末的农民起义军讲究“分功文化”,也就是战利品随便分,谁抢到算谁的。这种粗放的军队管理方。
尤其是在天启七年,陕西大旱,刘宗敏的父母因为交不起赋税,被官府杖毙。这种阶级创伤深深刻在他的心里,让他从一个普通铁匠变成了一个满怀仇恨的暴力反抗者。
据史书记载,他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搜刮了7000万两白银今日新开英雄合击,这个数字可谓惊人——相当于明朝十年的财政收入。然而,这种“追赃式”的财政政策注定是不可持续的。没有税收体系,也没有完整的经济结构,靠抢劫支撑的政权根本走不远。
前阵子考古队在湖北九宫山挖出一把刻有“顺永昌”字样的兵器,让人又回想起1645年那场农民军的溃败。曾经不可一世的大顺军,竟然在短短一年内从北京的掌控者变成了历史的背景板,真是有点让人唏嘘。问题来了:强悍的农民军为何在鼎盛时期突然崩解?
而刘宗敏的暴力行径也让他成了众矢之的。陈圆圆事件尤其值得一提,他强占吴三桂的爱妾,直接导致吴三桂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,联合清军反攻大顺。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是个人恩怨,但实际上反映了农民军内部缺乏纪律的深层问题。